国家绿肥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调研指导贵州绿肥产业
2025年9月4日至6日,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曹卫东,赴贵州省罗甸县和威宁县开展绿肥产业调研与技术指导,为贵州绿肥果园发展把脉支招。
调研组深入罗甸火龙果基地和威宁苹果基地,实地考察了“绿肥+”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应用情况。在罗甸基地,贵阳站近年来引进推广的箭筈豌豆、巴山豆等绿肥品种表现突出,土壤有机质显著提升,化肥减量效果显著,果实品质明显改善。威宁基地构建了“绿肥+苹果”生态栽培系统,绿肥覆盖有效抑制杂草、增强保墒能力,实现了生产与生态双赢。
曹卫东首席对贵阳站在贵州山地果园绿肥技术推广中取得的成效表示充分肯定,特别称赞了在绿肥品种筛选、轻简化栽培等方面的工作。他指出,贵阳站要进一步加强绿肥产业的价值实现,推动“产-技-销”深度融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肥发展模式。
“十四五”期间,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针对贵州山地特点,在罗甸、施秉、威宁、修文等地持续开展绿肥果园建设,通过系统优化绿肥品种组合和关键技术,构建了“绿肥+”火龙果、李、猕猴桃等轻简化高效生产模式。这些技术的推广,有效帮助果园减少人工、化肥和除草剂使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园抗逆能力,为贵州果园绿色高效生产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下一步,贵阳站将认真落实调研组指导意见,继续优化适合贵州气候特点的绿肥品种组合与高效种植模式,优化夏季绿肥技术,完善“绿肥+”综合管理措施,强化与销售平台对接,推动贵州绿肥水果优品产得出、卖得好,为贵州农业绿色转型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贵州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党委书记万昌荣,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贵阳综合试验站技术骨干张钦、梁燕菲,威宁县科技特派员芶久兰、魏全全等人参与调研。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座谈会
罗甸火龙果基地
威宁苹果基地
一审一校:梁燕菲
二审二校:张 钦
三审三校:范成五